离婚协议书如何写才具有法律效力?


要想让离婚协议书具有法律效力,需要满足多个方面的条件。 首先,从主体资格来说,签订离婚协议的双方必须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简单来讲,就是能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行为的后果,能够独立进行民事活动的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是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条件之一。如果一方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那么签订的离婚协议是无效的。 其次,协议内容必须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这意味着这份协议不是一方被胁迫、欺诈等情况下签订的,而是双方都真心愿意按照协议里的内容来处理离婚相关事宜。比如,一方以威胁另一方生命安全等手段,迫使对方在离婚协议上签字,这种情况下协议就不符合真实意思表示的要求,是无效的。 再者,协议内容不能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也不能违背公序良俗。公序良俗就是我们社会大众普遍认可的道德观念和善良风俗。比如,协议约定一方不能再婚,这种条款就违反了法律规定的婚姻自由原则,是无效的。 另外,离婚协议应当载明以下内容: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以子女抚养为例,要明确孩子跟谁生活,另一方的抚养费支付标准、支付方式和支付期限等;财产方面,要详细说明夫妻共同财产如何分割,包括房产、车辆、存款等;债务方面,要确定夫妻共同债务由谁承担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六条有明确规定。 最后,离婚协议是要式法律行为,只有经过婚姻登记机关登记,双方领取离婚证后,离婚协议才会生效。 相关概念: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是指能够通过自己独立的行为进行任何民事活动,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自然人。 要式法律行为:是指必须具备特定的形式或履行一定的程序才能成立生效的法律行为。在离婚这件事情上,就需要按照法律规定进行离婚登记这个程序,离婚才生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