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经营罪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我想知道在实际生活中,怎样的行为会被认定为非法经营罪呢?我不太清楚这个界限在哪里,比如自己做点小生意,哪些情况可能就触碰了非法经营罪的红线,很担心不小心违法,所以想了解一下具体的认定标准。
展开


非法经营罪是指违反国家规定,从事非法经营活动,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犯罪行为。 要准确认定非法经营罪,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量。首先是行为的违法性,这里的“违反国家规定”是一个重要前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九十六条的规定,“违反国家规定”是指违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和决定,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规定的行政措施、发布的决定和命令。也就是说,行为必须违反了这些具有较高层级的规范性文件。 其次是非法经营行为的具体表现形式。根据《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的规定,以下几种情形属于非法经营行为:一是未经许可经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专营、专卖物品或者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的。比如未经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许可,擅自经营烟草制品,就可能构成非法经营罪。二是买卖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的。三是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非法经营证券、期货、保险业务的,或者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的。例如一些地下钱庄,进行非法的资金结算活动,就属于此类。四是其他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经营行为。这是一个兜底条款,由司法机关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比如在疫情期间哄抬物价、牟取暴利等行为。 最后,认定非法经营罪还要求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情节是否严重,通常会综合考虑非法经营的数额、违法所得的数额、经营规模、造成的后果等因素。一般来说,非法经营数额较大、违法所得较多、多次实施非法经营行为等情况,都可能被认定为情节严重。不同的非法经营行为,其“情节严重”的具体标准也有所不同,在司法实践中,会依据相关的司法解释和具体案件情况来判断。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