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认定非法经营犯罪?


非法经营犯罪的认定需要从多个方面来综合判断。 首先是客体要件,非法经营罪侵犯的客体是市场秩序。国家为了保证限制买卖物品和进出口物品市场的正常运行,实行相关物品的经营许可制度。如果商家违反规定,未经许可就从事相关经营活动,扰乱了市场秩序,损害社会和国家利益,就可能涉及非法经营犯罪。 其次是客观要件,表现为多种行为。比如未经许可经营专营、专卖物品或者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买卖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还有从事其他非法经营活动,并且达到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程度。这里强调必须有实际行动,光有想法是不构成犯罪的。 再者是主体要件,非法经营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包括一切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通常指年满16周岁的正常人,未满16周岁或精神病人不能构成此罪。同时,依法成立、具有责任能力的单位也可以成为本罪主体,像各种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等法人、组织。 最后是主观要件,主观方面由故意构成,并且具有谋取非法利润的目的。也就是行为人是故意未经允许就违反国家规定进行买卖活动,才可能构成非法经营罪。 法律依据是《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违反国家规定,有下列非法经营行为之一,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未经许可经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专营、专卖物品或者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的;(二)买卖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的;(三)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非法经营证券、期货、保险业务的,或者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的;(四)其他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经营行为。 相关概念: 专营物品:是指由国家法律、行政法规明确规定的某些特殊商品,只能由特定的主体进行经营。 专卖物品:同样是国家限定专门机构经营的商品,比如烟草专卖等。 经营许可证:是企业或个人从事特定经营活动的合法凭证,没有许可证就不能从事相应经营 。 批准文件:国家相关部门对特定经营活动进行审查批准后出具的文件,用于确认经营的合法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