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这种说法对吗?
我不太确定‘公民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这个说法正不正确。我自己有一些积蓄和房产等私有财产,就怕哪天权益得不到保障。想知道从法律层面来看,是不是真的不受侵犯,有没有什么限制条件之类的。
展开


从法律层面来说,‘公民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这种表述不完全准确。准确的说法应该是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这一规定出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三条,该条明确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这表明,法律所保护的是公民合法取得的私有财产。所谓合法,是指财产的来源、占有等方面都符合法律规定。比如通过合法的劳动、继承、赠与等方式获得的财产,都是受到法律保护的。 然而,如果公民的财产是通过违法犯罪手段获得的,例如盗窃、抢劫所得,那么这些财产不仅不受法律保护,司法机关还会依法进行追缴。另外,当国家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比如修建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时,是可以依照法定程序对公民的私有财产进行征收或者征用的,但同时会给予相应的补偿。所以,公民私有财产的保护不是绝对的,要在合法以及符合公共利益等条件的框架内。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