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暴后离婚不离家是否可行?
家暴后离婚不离家从法律层面来说是可行的。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并没有明确禁止离婚后双方继续共同生活。离婚,简单来讲,就是夫妻通过协议或者诉讼的方式,解除彼此之间的婚姻关系,结束相应的权利和义务 。只要双方达成一致协议,那么离婚不离家的行为是合法的。
不过要知道,一旦办理了离婚手续,从法律意义上讲,双方就不再是夫妻关系了,而是属于同居关系。
需要提醒的是,家暴离婚不离家存在诸多风险。从过往案例看,即便决定离婚不离家,施家暴的一方仍有可能再次实施家暴行为。而且后续在财产分割以及子女抚养等方面,也极有可能产生大量纠纷与矛盾。在这种状态下,如果对方再次家暴,受害者想要依据法律获得有效的保护会比较困难。
《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六条规定了协议离婚的要求,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离婚协议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 。这意味着如果选择协议离婚不离家,也要把这些问题在协议里明确好。
另外,《反家庭暴力法》第37条规定:“家庭成员以外共同生活的人之间实施的暴力行为,参照本法规定执行。”也就是说,离婚不离家期间若再遭遇暴力,依然可参照该法维护权益。
总之,如果决定离婚不离家,一定要谨慎考虑,提前 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应对措施。比如可以签订详细的书面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还可以采取一些保障自身安全的措施,像安装监控设备等。若有可能,最好还是彻底分开居住,以保障自身权益和安全。
相关概念:
协议离婚:是指夫妻双方自愿达成离婚协议,并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经审查符合条件后,解除婚姻关系的一种离婚方式 。
同居关系:是指男女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而在一起持续、稳定地共同居住生活所形成的关系 。
人身安全保护令:是一种民事强制措施,是人民法院为了保护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子女和特定亲属的人身安全、确保婚姻案件诉讼程序的正常进行而作出的民事裁定 。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