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车后双方离开现场再报警是否有用?
我开车和别人撞车了,当时因为有事,我们双方都没多想就直接离开了现场。现在冷静下来,觉得还是得处理这个事情,打算报警。但不知道撞车后双方都离开现场了,这时候再报警还有没有用啊?
展开


撞车后双方离开现场再报警是否有用,需要分情况来看。 首先,“有用”一般是指能让交警正常处理事故,划分责任,解决后续赔偿等问题。在法律上,交通事故发生后,当事人有保护现场并及时报警的义务。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当事人自行撤离现场后,协商损害赔偿未达成协议报警的,应当立即派交通警察赶赴现场,先由当事人陈述事故经过,再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 如果双方离开现场后及时报警,并且能够清晰、准确地向交警描述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碰撞经过、车辆行驶方向、有无人员伤亡等关键信息,交警通过双方的陈述、现场遗留的痕迹、车辆受损情况、监控视频等证据,是有可能对事故责任进行认定的。这种情况下报警就是有用的,后续可以按照正常的交通事故处理流程,进行保险理赔等事宜。 然而,如果双方离开现场后间隔较长时间才报警,现场的证据可能已经被破坏,例如痕迹被雨水冲刷、车辆位置移动等,导致交警难以收集到足够的证据来判断事故发生时的真实情况。此时,交警可能无法准确认定事故责任,会对后续的处理带来很大困难。而且,根据相关规定,当事人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承担全部责任。虽然双方离开现场不一定是故意破坏现场,但如果无法还原事故真相,也可能会导致双方承担的责任无法明确划分,给双方主张权益带来不便。所以,撞车后尽量不要离开现场,第一时间报警并保护好现场,才是最有利于事故处理的做法。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