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业净额是净利润吗?


营业净额并不是净利润,它们是两个不同的财务概念。 营业净额,简单来说,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通过正常经营活动所取得的营业收入,扣除销售退回、销售折让以及销售折扣等项目后的剩余金额。它反映的是企业经营活动的直接收入规模,重点在于体现企业销售业务的实际收入情况。比如一家服装店,一个月卖衣服的总收入是 10 万元,但因为部分衣服有质量问题被退回,退款 1 万元,还有一些衣服给了顾客折扣,少收了 5000 元,那么这个月的营业净额就是 10 万 - 1 万 - 5000 元 = 8.5 万元。目前并没有专门针对营业净额的单一法律条文进行定义,不过在企业财务核算相关的会计准则中有明确的核算要求,例如《企业会计准则第 14 号——收入》就对收入的确认、计量等方面进行了规范,营业净额的计算也是基于这些准则来进行的。 净利润则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它是在营业净额的基础上,还要扣除各项成本、费用、税金以及其他损失之后所剩下的利润。这些成本和费用包括营业成本(如生产产品的原材料成本、工人工资等)、销售费用(如广告费、销售人员提成等)、管理费用(如管理人员工资、办公费用等)、财务费用(如利息支出等),还有企业需要缴纳的所得税等。还是以上面的服装店为例,除了前面提到的销售退回和折扣外,这个月进衣服的成本是 5 万元,店铺租金、水电费等费用是 1 万元,员工工资 1.5 万元,按照规定缴纳的税金是 5000 元,那么净利润就是 8.5 万 - 5 万 - 1 万 - 1.5 万 - 5000 元 = 5000 元。《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等相关法律对企业净利润的计算和纳税等方面有明确规定,企业需要按照这些法律规定准确核算净利润并依法纳税。 综上所述,营业净额只是企业经营收入的一部分体现,而净利润是企业最终实实在在赚到的钱,二者有着明显的区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