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产品卖三倍价格违法吗?


在我国,卖产品将价格提高到进价的三倍是否违法,需要分情况来看。 首先,我们要明确“市场调节价”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这两个概念。市场调节价是指由经营者自主制定,通过市场竞争形成的价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六条规定,商品价格和服务价格,除依照本法第十八条规定适用政府指导价或者政府定价外,实行市场调节价,由经营者依照本法自主制定。也就是说,对于实行市场调节价的商品,经营者有自主定价的权利,通常情况下将价格提高到进价的三倍不违法。比如在一些普通的零售市场,商家可以根据市场供需、自身成本等因素来灵活定价。 然而,如果是属于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的商品和服务,经营者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价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十八条规定,下列商品和服务价格,政府在必要时可以实行政府指导价或者政府定价:(一)与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关系重大的极少数商品价格;(二)资源稀缺的少数商品价格;(三)自然垄断经营的商品价格;(四)重要的公用事业价格;(五)重要的公益性服务价格。若擅自将这类商品价格提高到进价的三倍,那就违反了法律规定。 此外,即使是实行市场调节价的商品,在特定情况下,大幅度提高价格也可能违法。比如在突发公共事件等特殊时期,《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第六条指出,经营者违反价格法第十四条的规定,有下列推动商品价格过快、过高上涨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0万元以上30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这其中就包括了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价格,推动商品价格过快、过高上涨的行为。如果商家在这种特殊时期将产品价格提高到进价的三倍,且被认定为哄抬价格,就会面临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