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谣是非属于违法行为吗


造谣是非是有可能违法的。简单来说,造谣就是编造一些不真实的事情然后传播出去。 在我国,虽然没有一个叫“造谣罪”的专门罪名,但有很多相关法律来规制这种行为。 如果造谣行为情节比较轻,没有造成太严重后果,一般不会构成犯罪,但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进行处罚。比如,有人故意捏造事实诽谤他人,会面临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要是情节严重些,会被处以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同时缴纳500元以下罚款 。 要是造谣行为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就可能触犯刑法。比如,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构成侮辱罪或者诽谤罪,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这里说的情节严重,像信息点击量达到5000次、造成受害人精神失常等情况。还有明知是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等信息,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规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 另外,如果是造谣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21条规定,蓄意捏造并发布虚假信息,以贬低他人商业信誉及商品声誉,导致他人遭受重大损失或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的,会面临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刑事处罚,同时还需承担罚金的民事责任。 总之,造谣是非这种行为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做的,要承担相应法律后果。大家都应当遵守法律法规,不做造谣传谣的事情。 相关概念: 侮辱罪:指使用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败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诽谤罪: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商业信誉:社会公众给予某一企业经营者的经济实力、诚信程度等方面的综合评价。 商品声誉:社会公众对于某一企业经营者所生产销售的产品性能、质量等方面的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