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窃动物是否犯案?
我最近心里挺疑惑的,在生活中看到有人说偷动物不算啥大事儿,可也有人说这是违法犯罪。我就想弄明白,要是偷了动物,到底会不会犯案呀?我想了解从法律层面是怎么判定这种行为的,会有怎样不同的处理结果 。
展开


盗窃动物是否犯案需要分情况来看。 首先,要知道什么是盗窃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构成盗窃罪。简单说,就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偷偷把别人的东西据为己有,达到一定标准或者有特定行为方式就构成犯罪。 如果盗窃的是普通家养动物,通常情况下,要判断该动物价值是否达到当地盗窃罪的立案标准(一般为1000元至3000元以上,不同地区标准有差异) ,达到了就构成盗窃罪。比如在某些地方,偷了一只价值2000元的家养宠物狗,就可能构成盗窃罪。要是没达到这个标准,虽然不构成盗窃罪,但可能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面临行政处罚,比如罚款、拘留等。 要是偷的是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那就严重了。这会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条规定,构成非法收购、运输、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制品罪等。非法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或者非法收购、运输、出售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还有一种“三有”野生动物(国家保护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偷猎数量达到一定标准也可能构成犯罪。总之,盗窃动物是否犯案要综合动物种类、价值等多方面依据法律判断。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