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继承是否有期限限制?
家里老人去世后留下了一些财产,现在家人对于遗产分配存在一些分歧。不知道遗产继承在时间上有没有限制,是不是随时都可以去处理遗产分配的事情,特别是涉及到起诉维权的话,时间方面具体是怎么规定的。
展开


遗产继承在不同方面存在不同的时间规定,以下为你详细解答: 首先,从遗产继承本身的权利来说,一般没有严格的时间限制。如果是遗嘱继承,只要遗嘱真实有效,继承人可以在被继承人死亡后的任意时间继承遗产。也就是说,只要继承人的身份合法,遗嘱符合法律要求,这份遗产从被继承人去世那一刻起,就可以由继承人来继承,不存在一个固定的、必须在多少时间内完成继承的期限。 其次,关于遗赠抚养协议,它是有时间限制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四条规定,受遗赠人必须在知道受遗赠后六十日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 然后,在继承权纠纷的诉讼时效方面,是有明确规定的。根据相关法律,继承权纠纷提起诉讼的期限为3年,自继承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犯之日起计算。例如,继承人发现其他继承人私自侵占了自己应得的遗产份额,从知道这个情况开始计算3年的诉讼时效。但是,自继承开始之日起超过20年的,不得再提起诉讼。比如,被继承人在1990年去世,到2010年已经超过20年,如果此时才发现权利被侵犯,再去起诉法院一般就不会受理了。 另外,在诉讼时效期间内,存在一些特殊情况会导致时效的中止或中断。中止方面,比如因不可抗拒的事由(如发生战争、大规模自然灾害、遗产管理人尚未确定等)致继承人无法主张继承权利的,人民法院可按中止诉讼时效处理。需要注意的是,诉讼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须在诉讼时效期限的最后6个月内发生。中断方面,继承人因遗产继承纠纷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诉讼时效即为中断。也就是说,一旦起诉,之前经过的诉讼时效就不算了,要重新开始计算。 总之,遗产继承在不同情形下时间规定有所不同,了解这些规定有助于继承人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