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失犯罪案底消除问题有哪些?
我之前因为过失犯罪有了案底,现在生活和工作都受到了一些影响。想了解下过失犯罪的案底在法律上能不能消除,有哪些相关规定和需要注意的问题,比如满足什么条件可能消除,消除的流程是怎样的等等。
展开


首先,我们要明确案底的概念。案底指的是犯罪记录,一旦被法院判定有罪,相关的犯罪信息就会被记录在司法机关的档案中。对于过失犯罪而言,在我国目前的法律规定下,案底是不能消除的。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六条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这里强调的是未成年人犯罪且符合特定刑罚条件才有犯罪记录封存的可能,并不是消除,并且也不包括一般的过失犯罪成年罪犯。 犯罪记录封存意味着除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外,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但即便如此,也不是消除案底。这是因为犯罪记录作为一种司法档案信息,是司法活动的客观记录,它反映了一个人曾经的违法犯罪行为,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司法公正以及在一些特定情况下进行人员背景审查等都有重要意义。 所以,对于成年人的过失犯罪案底,由于没有相关法律依据支持消除,是无法消除的。不过,社会也倡导给予有犯罪记录的人改过自新的机会,在很多就业、生活场景中,除了法律明确限制的情况外,不应过度歧视有案底的人员。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