递延所得税资产包括什么?
我在处理公司财务税务问题时,对递延所得税资产不太清楚。想知道递延所得税资产具体包括哪些内容,这些内容在实际的财务和税务操作中有什么影响,我该怎么去判断公司的哪些情况属于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范畴呢?
展开


递延所得税资产是一个在会计和税务领域很重要的概念。简单来说,它是指企业按照税法规定,当期和以前期间已缴纳的所得税超过应缴纳的所得税,这部分多交的税款就形成了一种资产,在未来期间可以用来抵减应纳税所得额。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规定,递延所得税资产通常产生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可抵扣金额的暂时性差异。 常见的形成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情况有以下几种。一是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比如企业一项固定资产,会计上采用加速折旧法计提折旧,而税法规定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在前期就会导致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从而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进而形成递延所得税资产。 二是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例如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售后服务等原因确认的预计负债,按照会计准则规定,在销售当期就应确认为费用,同时确认预计负债;但税法规定,与销售产品相关的支出应于实际发生时税前扣除。这样就会导致预计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形成递延所得税资产。 另外,对于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结转以后年度的未弥补亏损和税款抵减,也视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处理,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例如企业某一年度发生了亏损,按照税法规定,该亏损可以在未来一定期限内用以后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弥补,这就相当于企业拥有了一项可在未来抵税的资产,即递延所得税资产。企业在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时,应当以很可能取得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