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什么是递延所得税,能全面讲解一下吗?

我在处理公司财务税务的时候,碰到了递延所得税这个概念,不太明白它到底是什么意思。我想知道递延所得税是怎么产生的,对企业财务有啥影响,在税务申报时该怎么处理,希望能有个全面的讲解。
展开 view-more
  • #递延所得税
  • #暂时性差异
  • #应纳税差异
  • #可抵扣差异
  • #所得税法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递延所得税是一个和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差异相关的概念。我们先来解释一下什么是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是企业按照会计准则计算出来的利润,也就是我们在财务报表上看到的利润数字。而应纳税所得额则是按照税法规定计算出来的,用于计算企业应该缴纳多少所得税的利润数额。 由于会计准则和税法规定在某些方面存在不同,就会导致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之间产生差异。这种差异分为两种,一种是永久性差异,另一种是暂时性差异。永久性差异是指那些一旦发生,就不会在以后期间转回的差异,这种差异不涉及递延所得税。而暂时性差异则是指那些在未来期间能够转回的差异,递延所得税就是因为这种暂时性差异而产生的。 当会计利润大于应纳税所得额时,就会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这意味着企业在未来期间需要多缴纳所得税,因此要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举个例子,企业一项固定资产采用加速折旧法在会计上计提折旧,而税法规定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在前期会计上计提的折旧会比税法上多,会计利润就会小于应纳税所得额,但后期税法上计提的折旧会比会计上多,就会出现会计利润大于应纳税所得额的情况,这时候就产生了应纳税暂时性差异,需要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反之,当会计利润小于应纳税所得额时,会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这表示企业在未来期间可以少缴纳所得税,所以要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比如企业计提了资产减值准备,在会计上这部分减值准备会减少会计利润,但税法规定在实际发生损失时才允许扣除,这就导致会计利润小于应纳税所得额,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要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相关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这些法规明确了企业所得税的计算方法和纳税调整事项,为递延所得税的核算提供了法律基础。企业在进行递延所得税的核算时,必须严格按照这些法律法规的规定来操作,以确保税务处理的合规性。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