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最新情况是怎样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是为了规范行政处罚的设定和实施,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有效实施行政管理,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而制定的法律。 2021年1月2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该法自2021年7月15日起施行。此次修订对行政处罚的定义和种类、行政处罚的设定权、行政处罚的实施主体、行政处罚的程序等方面都进行了重要调整。 在行政处罚的定义和种类上,新修订的行政处罚法明确了行政处罚的定义,即行政处罚是指行政机关依法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以减损权益或者增加义务的方式予以惩戒的行为。同时,新增了通报批评、降低资质等级、限制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责令关闭、限制从业等行政处罚种类。这使得行政处罚的种类更加丰富,能更好地适应实际行政管理的需要。 从行政处罚的设定权来看,新法进一步完善了行政处罚的设定制度,明确了不同层级法律规范设定行政处罚的权限。例如,法律可以设定各种行政处罚;行政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处罚;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吊销营业执照以外的行政处罚等。这有助于规范行政处罚的设定,防止行政处罚设定的随意性。 在行政处罚的实施主体方面,新修订的行政处罚法扩大了行政处罚的实施主体范围,赋予了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一定的行政处罚权,以适应基层社会治理的实际需求。这有利于提高基层治理效能,及时处理违法行为。 行政处罚的程序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新修订的行政处罚法增加了立案程序,明确了电子技术监控设备的使用规则,完善了行政处罚的听证程序等。例如,当事人要求听证的,应当在行政机关告知后五日内提出,听证结束后,行政机关应当根据听证笔录作出决定,这体现了对当事人权利的保护和程序正义的要求。 总之,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更加科学、合理和完善,对于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依据就是2021年新修订并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