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钱不还的起诉流程和费用标准是怎样的?


如果遇到有人欠钱不还想起诉,以下是具体流程: 首先是确定管辖法院。一般情况下,要向被告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的法院起诉。如果被告住所地和经常居住地不一样,那就向其经常居住地法院起诉。这是因为法律规定要让案件在与被告联系紧密的地方审理,方便送达文书和后续执行等工作 。 接着要撰写起诉状。起诉状里要写清楚原告和被告的基本信息,像姓名、地址、联系方式等;明确提出你的诉讼请求,比如让对方偿还借款本金多少、利息多少等;还要详细说明事实和理由,也就是你们之间借款的经过,为什么现在要起诉。最后由原告签名或者盖章,并注明日期。这是为了确保起诉状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然后是整理证据。需要准备证明当事人诉讼主体资格的材料,比如身份证、户口本等;证明债务关系存在的文件,像借款合同、借条等;如果有利息计算等诉讼请求金额依据,也要准备好相关材料;要是对方有过还款,要提供还款证明。证据是打官司的关键,能支撑你的诉求。 之后去法院立案。把写好的起诉状和准备好的证据提交到有管辖权的法院。法院会对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查,符合立案条件的,会在七天内办理立案手续,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的,会依法裁定不予受理。这一步是启动诉讼程序的重要环节。 立案之后要缴纳费用。在收到法院的受理通知书后,原告要在规定时间内预交案件受理费和其他相关诉讼费用。要是确实有困难,可在预交期内向法院提出减、缓、免交的书面申请。如果逾期不交,或者申请未获批准还不预交,法院将裁定按自动撤诉处理。 接下来就是等待审理和判决。立案后,法院会安排开庭日期。原告要按照法院的安排参加庭审,在法庭上陈述事实、出示证据等。法院会根据双方的陈述和证据进行审理,作出判决。一审审限,如果适用简易程序是3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是6个月内审结。 最后,如果判决生效了,对方却没有按照判决履行义务,那么原告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关于费用标准:诉讼费先由原告在起诉时预交,待案件审结后根据案件情况确定诉讼费的承担。如果被告败诉,就由被告承担全部诉讼费;如果双方各有胜负,诉讼费由双方分担或是由法院确定如何分担。案件受理费是根据诉讼请求的金额或者价额,按照一定比例分段累计交纳的。比如不超过1万元的,每件交纳50元;超过1万元至10万元的部分,按照2.5%交纳等。 相关概念: 住所地:就是公民的户籍所在地 。 经常居住地:公民离开住所地至起诉时已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但公民住院就医的地方除外 。 诉讼时效: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期间届满时,债务人获得诉讼时效抗辩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