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赔偿金的分割有哪些法律依据?
家里有人意外离世获得了一笔死亡赔偿金,现在家里人对于这笔钱的分割产生了分歧,不知道该怎么分。想了解下死亡赔偿金分割在法律上是怎么规定的,依据哪些法律条文来进行合理分割。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死亡赔偿金是指受害人因各种非正常事故或死亡的,由相关责任人按照一定的标准给予死者家属的一定数量的赔偿。它并非死者的遗产,而是对死者近亲属因受害人死亡导致的生活资源减少和丧失的补偿。
在我国,死亡赔偿金分割的法律依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重要的依据。虽然民法典没有对死亡赔偿金的分割作出专门规定,但根据民法典中关于民事主体合法权益保护的基本原则,死亡赔偿金的分割应当遵循公平、合理的原则,充分考虑各近亲属与死者的生活紧密程度、经济依赖程度等因素。
一般来说,死亡赔偿金的分割主体是死者的近亲属。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五条规定,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为近亲属。在实践中,通常由第一顺序继承人,即配偶、父母、子女进行分割。如果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则由第二顺序继承人,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进行分割。
此外,在分割死亡赔偿金时,法院会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例如,与死者共同生活且在经济上依赖死者的近亲属,可能会适当多分;而那些有独立生活能力、与死者生活联系相对较少的近亲属,可能会少分。同时,如果存在需要照顾的特殊群体,如未成年人、丧失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近亲属,也会在分割时予以适当倾斜,以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总之,死亡赔偿金的分割要综合各种因素, 以确保公平合理地分配这笔赔偿款。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