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伪造、变造的物品会有什么法律后果?
我不小心拿到了伪造、变造的文件,还使 用了一段时间。现在有点担心会不会有法律问题,不太清楚使用伪造、变造的物品在法律上是怎么界定和处理的,想了解下具体的法律规定和可能面临的后果。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在法律层面,使用伪造、变造的物品是一种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所谓伪造,就是指无制作权的人,冒用他人名义,非法制作国家机关、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公文、证件、印章等的行为;而变造则是指对真实的公文、证件、印章用涂改、擦消、拼接等方法进行加工、改制,改变其真实内容的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二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一)伪造、变造或者买卖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的公文、证件、证明文件、印章的;(二)买卖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的公文、证件、证明文件的。如果使用伪造、变造的物品情节严重,还可能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比如,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又比如,使用伪造、变造的金融票证进行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构成金融票证诈骗罪,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所以,使用伪造、变造的物品不仅会面临行政处罚,如果情节严重还会面临刑事处罚。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避免使用这类物品,遵守法律法规。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