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案件提供伪证需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我正在打一个民事官司,最近发现对方提供了伪证,这让我感觉特别不公平。我想了解一下,在民事案件里提供伪证会有什么样的法律后果呢?对方会受到怎样的处罚?
展开


在民事案件中,提供伪证是一种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下面我们详细来了解一下。 首先,从法律概念上来说,提供伪证指的是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在民事诉讼过程中,故意制造虚假的证据材料,以欺骗法院,干扰正常的司法审判活动。这种行为严重破坏了司法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其中就包括伪造、毁灭重要证据,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情况。也就是说,如果在民事案件中有人提供伪证,法院可以根据情节的严重程度,对其进行罚款或者拘留。罚款的金额和拘留的期限会根据具体案件来确定。 此外,如果提供伪证的行为情节严重,达到了犯罪的标准,还可能会被追究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七条规定,以暴力、威胁、贿买等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司法工作人员犯前两款罪的,从重处罚。 总的来说,在民事案件中提供伪证不仅会干扰司法审判,损害对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还会让自己面临法律的制裁。所以,无论是当事人还是证人等诉讼参与人,都应当遵守法律规定,如实提供证据。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