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庭做伪证会有什么后果?
我之前在一个官司里,对方在法庭上明显做了伪证,歪曲事实。我很气愤但又不知道这种行为会有啥后果。我想了解下,在法庭上做伪证的人会受到怎样的处罚,法律上是如何规定的呢?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在法庭上做伪证是一种严重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会带来一系列不良后果。首先,咱们要明白什么是伪证。伪证就是在法庭审理案件的过程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等,故意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提供虚假的证明、鉴定、记录、翻译等行为。
从法律后果来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对做伪证的人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在民事诉讼中,如果有人做伪证,法院可以对其处以罚款,具体金额根据案件情况而定,也可以对其进行拘留,拘留的期限一般不超过十五日。这是为了维护民事诉讼的正常秩序,保证司法公正。
而在刑事诉讼中,做伪证的后果更为严重。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五条规定,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这是因为刑事诉讼涉及到对犯罪嫌疑人的定罪量刑,伪证可能会导致无辜的人被错误定罪,或者真正的罪犯逃脱法律制裁,所以法律对刑事诉讼中的伪证行为处罚更为严厉。
总之,无论是民事诉讼还是刑事诉讼,做伪证都是不被允许的,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法律这样规定,是为了确保司法活动能够公正、公平地进行,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