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亲相隐不为罪有哪些法律规定?
我家里人犯事了,警察来调查的时候,我不忍心说出实情,就隐瞒了一些。现在有点担心,不知道这样做会不会违法。想了解一下,法律上对于亲亲相隐是怎么规定的,在什么情况下我隐瞒家人的事不算犯罪呢?
展开


“亲亲相隐不为罪”在现代法律中体现为一定范围内亲属之间可以拒绝作证等相关权利。这一概念简单来说,就是在某些情况下,法律允许亲属之间为了维护亲情而隐瞒一些事实,不会因此被认定为犯罪。 在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三条规定,经人民法院通知,证人没有正当理由不出庭作证的,人民法院可以强制其到庭,但是被告人的配偶、父母、子女除外。这里就体现了一定的“亲亲相隐”理念,给予被告人的配偶、父母、子女拒绝出庭指证的权利。这是考虑到家庭伦理和亲情关系,避免让亲属在法庭上陷入两难的境地,维护了基本的人伦道德。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亲亲相隐”并不是无限制的。如果亲属的隐瞒行为严重妨碍司法公正,构成包庇罪等其他犯罪行为时,还是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根据《刑法》第三百一十条规定,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所以,如果只是一般的隐瞒,没有达到严重妨碍司法的程度,基于法律规定的亲属拒绝作证权,可能不会被追究责任,但如果实施了帮助犯罪人逃匿等严重行为,就可能触犯刑法。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