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写不一致有什么法律规定?
我在签合同的时候,发现里面金额的大小写不一致,大写是十万,小写写成了10000。我不太清楚在法律上遇到这种大小写不一致的情况是怎么规定的,也不知道最终会以哪个为准,想了解一下相关的法律规定。
展开


在法律事务中,经常会遇到诸如合同、票据等文件里存在大小写内容不一致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是有相应规定的。 首先以合同为例,合同是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关系的协议。当合同里出现大小写不一致时,目前并没有一部法律明确规定统一以大写还是小写为准。不过在司法实践中,通常会结合合同的其他条款、交易习惯以及诚实信用原则来进行判断。一般来说,大写由于更不容易被篡改,所以在认定时,大写的效力往往会优先于小写。这是基于保护交易安全和公平的考量,避免一方利用小写的易修改性来损害另一方的利益。 而在票据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第八条明确规定,票据金额以中文大写和数码同时记载,二者必须一致,二者不一致的,票据无效。这是因为票据具有流通性和无因性等特点,为了保障票据的正常使用和交易安全,对票据金额的大小写一致性要求非常严格。一旦大小写不一致,票据就失去了其法律效力,不能再进行正常的流通和使用。 如果在其他文件中遇到大小写不一致的情况,通常也是遵循尽量探寻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的原则。可以通过双方的沟通记录、过往的交易情况等证据来综合判断。如果实在无法确定真实意思,可能需要通过协商、调解或者诉讼等途径来解决争议。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