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货明星被约谈违法吗,该怎么处理?


首先,我们来明确一下“约谈”这个概念。约谈其实是相关监管部门常用的一种行政手段,它本身并不等同于明星违法。监管部门约谈带货明星,可能是因为明星在带货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规范的行为,比如虚假宣传、产品质量把控不严等,但这并不直接判定为违法,只是一种警示和督促整改的方式。 如果明星只是因为轻微的不规范行为被约谈,比如部分宣传表述不够准确,但并没有造成实际的危害后果,那么通常监管部门会要求明星进行整改,规范后续的带货行为。明星需要积极配合,按照监管部门的要求对宣传内容、选品标准等进行调整。 要是在约谈之后,进一步调查发现明星的带货行为确实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那就要根据具体的违法情形来处理了。如果涉及虚假宣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规定,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用户评价、曾获荣誉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带货明星作为商品推荐者,也适用此规定。一旦构成虚假宣传,可能会面临行政处罚,比如罚款、没收违法所得等。 若明星带货的商品存在质量问题,给消费者造成了人身伤害或者财产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五条规定,消费者因经营者利用虚假广告或者其他虚假宣传方式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经营者要求赔偿。广告经营者、发布者发布虚假广告的,消费者可以请求行政主管部门予以惩处。广告经营者、发布者不能提供经营者的真实名称、地址和有效联系方式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广告经营者、发布者设计、制作、发布关系消费者生命健康商品或者服务的虚假广告,造成消费者损害的,应当与提供该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社会团体或者其他组织、个人在关系消费者生命健康商品或者服务的虚假广告或者其他虚假宣传中向消费者推荐商品或者服务,造成消费者损害的,应当与提供该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也就是说,明星可能要与商家一起对消费者进行赔偿。 总之,带货明星被约谈不一定违法,但如果确实存在违法行为,就会根据不同的违法情况,依据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