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收入人群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我家庭经济状况不太好,生活比较拮据,想申请一些针对低收入人群的福利,但不知道自己是否符合条件。所以想了解一下,低收入人群的认定标准是怎样的,是根据收入多少,还是有其他的衡量因素呢?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低收入人群认定标准在我国并没有全国统一的明确规定,不同地区会根据自身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来制定具体标准。
从一般层面来讲,收入是认定低收入人群的关键因素。通常会核算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如果该收入低于当地政府规定的一定标准,就可能被认定为低收入家庭。这里的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指家庭在一定时期内获得的、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储蓄的总和,再除以家庭人口数。比如一个家庭一年的可支配收入是6万元,家庭有3口人,那么人均可支配收入就是2万元。
除了收入,家庭财产状况也是重要的考量因素。即使家庭收入略高于当地标准,但如果拥有价值较高的房产、车辆等大额财产,也可能不被认定为低收入人群。例如一些地区规定,家庭拥有非生活必需的高档消费品,像豪华轿车、多处房产等,就不符合低收入认定条件。
同时,不同类型的低收入群体认定还可能有其他特定条件。比如特困人员,根据《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第十四条规定,国家对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且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的老年人、残疾人以及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给予特困人员供养。而对于低保家庭,《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第九条规定,国家对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符合当地最低生活保障家庭财产状况规定的家庭,给予最低生活保障。
所以,要确定自己是否属于低收入人群,需要向当地民政部门咨询具体的认定标准和申请流程,并按要求提供相关的证明材料,由相关部门进行审核认定。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