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大病可以申请哪些救助?


当遭遇重大疾病时,依据我国法律和相关政策,有多种救助途径可供申请。 首先是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这是最为基础的保障方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规定,职工应当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按照国家规定共同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由个人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城乡居民可以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在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发生的符合规定的医疗费用,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报销,能在很大程度上减轻患者的医疗负担。 其次是大病保险。大病保险是在基本医疗保障的基础上,对大病患者发生的高额医疗费用给予进一步保障的一项制度性安排。它主要是对经基本医疗保险报销后个人负担的合规医疗费用进行再次报销,降低个人医疗费用负担。例如,有些地区规定,在基本医保报销后,个人自付费用超过一定额度,大病保险就会按照相应比例进行二次报销。 再者是医疗救助。医疗救助是政府通过财政拨款和社会捐助等多渠道筹资,对患大病的城乡困难居民给予医疗费用补助的救助制度。根据《社会救助暂行办法》,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特困供养人员、低收入家庭成员以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特殊困难人员,都可以申请医疗救助。医疗救助可以资助其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对其经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其他补充医疗保险支付后,个人及其家庭难以承担的符合规定的基本医疗自负费用,给予补助。 另外,慈善救助也是一个重要途径。社会上有许多慈善组织和基金会会针对特定的大病开展救助项目。比如一些癌症基金会、白血病救助基金会等,会为符合条件的患者提供资金援助、药品捐赠等。这些慈善救助通常有各自的申请条件和流程,患者可以根据自身病情和实际情况进行申请。 此外,部分地方政府还会出台一些地方性的大病救助政策,为本地居民提供额外的医疗支持。同时,一些用人单位也可能会为员工提供补充商业医疗保险或者给予一定的困难补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