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强制执行标的是什么意思?
我收到了法院的强制执行通知,里面提到了强制执行标的,但我不太明白这具体指的是什么。我想知道它包含哪些方面,对我会有什么影响,希望能有专业人士帮我解释一下。
展开


被强制执行标的是在法院执行程序中,根据生效法律文书,被执行人需要交付给申请执行人的对象。简单来说,就是法院要让被执行人拿出什么东西或者做什么事来履行法律义务。 从法律角度来看,强制执行标的包括很多类型。最常见的是财物,这又可以细分为金钱和非金钱财物。金钱类,比如法院判决被执行人偿还申请执行人一定数额的欠款,这里的欠款金额就是强制执行标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规定,法院有权查询、冻结、划拨被执行人的存款等财产,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这一金钱类的强制执行标的。 非金钱财物也较为常见。例如,法院判决被执行人交付特定的物品,像古董、车辆等,这些特定物品就是强制执行标的。法院可以通过查封、扣押、拍卖等方式,让被执行人交出这些物品。 除了财物,行为也可以作为强制执行标的。行为分为作为和不作为。作为的行为,比如法院判决某装修公司按照合同完成房屋装修工作,这里装修公司完成装修这个行为就是强制执行标的。如果装修公司不履行,法院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促使其履行。不作为的行为,比如法院判决某企业不得在特定区域排放污染物,企业遵守不排放污染物这个行为就是强制执行标的。 明确强制执行标的非常重要。对于申请执行人来说,它是其权利实现的具体指向;对于被执行人来说,清楚知道强制执行标的,才能明白自己需要履行的义务内容。如果被执行人不按照要求履行关于强制执行标的的义务,可能会面临罚款、拘留等处罚,情节严重的还可能构成犯罪。所以,理解被强制执行标的的含义,有助于当事人更好地应对法院的强制执行程序。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