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纠纷属于哪类法律范畴?
我遇到了医疗纠纷,不清楚这种情况应该依据哪类法律来处理。是民法、刑法,还是其他的?我想了解这方面的法律归属,以便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不知道该从哪类法律中找依据,很迷茫。
展开


医疗纠纷是指基于医疗行为,在医方(医疗机构)与患方(患者或者患者近亲属)之间产生的因对治疗方案与治疗结果有不同的认知而导致的纠纷等。它主要涉及以下几类法律: 首先是民事法律。在大多数情况下,医疗纠纷属于民事纠纷范畴。当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时,就构成了医疗侵权,这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侵权责任编中关于医疗损害责任的规定。例如,《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八条规定,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或者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这里的赔偿责任包括对患者人身损害的赔偿、精神损害赔偿等,是基于民事法律中对平等主体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调整。 其次是行政法律。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执业活动受到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管。如果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违反了相关的行政管理规定,比如医疗机构超范围执业、医务人员违规操作等,卫生行政部门可以依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执业医师法》等行政法律法规对其进行行政处罚。这些法律法规的目的在于规范医疗行业的秩序,保障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 最后是刑事法律。在某些严重的情况下,医疗纠纷可能涉及刑事犯罪。例如,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可能会构成医疗事故罪,这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来处理。《刑法》第三百三十五条规定,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