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低保的医保报销比例是多少?


低保是国家为了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而设立的一种社会救助制度,而医保则是为居民提供医疗费用报销的保障体系。对于有低保的人员来说,医保报销比例在不同地区和不同的医保类型下有所差异。 首先来看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一般情况下,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基层医疗机构就诊,有低保的人员报销比例通常较高。依据《关于做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的通知》等相关规定,在一级医疗机构(通常是基层医疗机构),报销比例可能达到 80% - 90%。例如在某地区,普通城乡居民在乡镇卫生院住院报销比例为 80%,而低保户可以在此基础上再提高 10%,也就是能达到 90%。 在县级二级医疗机构,普通居民的报销比例可能在 60% - 70%左右,而低保户的报销比例可能会提高到 70% - 80%。比如某县规定,普通城乡居民在县级医院住院,医保报销比例为 65%,低保户则可以达到 75%。 到了市级三级医疗机构,普通居民报销比例一般在 50% - 60%,低保户的报销比例可能会提高到 60% - 70%。这是为了减轻低保户在大型医院就医的经济负担。 除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外,还有大病保险。对于低保户来说,大病保险的起付线会降低,报销比例会提高。根据相关政策,当低保户患大病发生高额医疗费用时,经基本医疗保险报销后,个人负担的合规医疗费用超过大病保险起付标准的部分,大病保险报销比例可能不低于 60%,有些地区甚至能达到 70% - 80%。 此外,各地还可能有医疗救助政策。医疗救助可以对低保户经基本医保、大病保险报销后仍需个人负担的费用进行二次救助。救助比例也因地区而异,一般在 70% - 90%左右。 所以,有低保的医保报销比例总体上要高于普通居民,这是国家对困难群众的一种特殊保障。但具体的报销比例还需要咨询当地的医保部门,以获取最准确的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