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开票后还需要申报个税吗?


个人开票后是否需要申报个税,需要分情况来看。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本国公民、居住在本国境内的个人的所得和境外个人来源于本国的所得征收的一种所得税。简单来说,就是你有了收入,达到了一定标准,就需要向国家交税。 当个人去税务机关代开发票时,如果属于经营所得项目,在代开发票环节,税务机关通常会按照一定的征收率来征收个人所得税。比如在一些地方,对于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代开发票时,可能会按开票金额的一定比例(如1% - 2%等)预征个人所得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在这种情况下,虽然在开票时已经预缴了一部分个税,但纳税人还是需要在年度终了后进行汇算清缴,多退少补。这就好比先大概交一部分税,到年底再算清楚实际该交多少。 如果个人代开发票属于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等综合所得项目,在代开发票环节,税务机关一般不征收个人所得税,而是由支付方依法预扣预缴。支付方会按照相关规定,在支付给个人款项时,先扣除一部分作为预缴的个人所得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综合所得是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所以,取得这些所得的个人,同样需要在年度终了后办理汇算清缴,汇总全年的综合所得收入,重新计算应纳税额,与预缴税额对比,多退少补。 如果个人代开发票的所得属于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等,这些所得通常是由支付方按照相关规定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比如,你转让了一项财产获得收入,支付你款项的一方就需要帮你代扣个税。同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这些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总之,个人开票后大多情况下是需要申报个税的,不同的所得项目申报和缴纳的方式有所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