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主营业务收入有哪些?
我经营着一家小公司,主要业务是销售电子产品,但偶尔也会有一些其他方面的收入。我不太清楚这些非主营业务的收入具体都包含什么,想了解下在法律规定或者财务规范里,非主营业务收入到底有哪些类型呢?
展开


非主营业务收入,简单来说,就是企业除了主要经营业务之外获得的收入。这些收入并非企业日常核心业务所产生,但也会对企业的整体收益有一定影响。 在我国的会计和相关法规体系中,非主营业务收入包含多种类型。首先是其他业务收入,它指的是企业除主营业务活动以外的其他经营活动实现的收入。比如工业企业销售材料、出租固定资产、出租无形资产等获得的收入。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第 14 号——收入》,这些其他业务活动所产生的经济利益流入,满足收入确认条件时,就应确认为其他业务收入。 其次是营业外收入,这是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没有直接关系的各项利得。像企业接受捐赠、获得政府补助、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罚款净收入等。根据相关会计法规,营业外收入应当在实际发生时按照实际金额进行确认和计量。营业外收入不具有经常性和持续性的特点,它不是企业通过正常经营活动就能稳定获取的。 还有投资收益,企业对外投资所取得的收益减去投资损失后的净额,就是投资收益。比如企业购买股票、债券等金融资产,获得的股息、利息收入,或者在转让这些金融资产时实现的差价收益等。这方面在《企业会计准则第 22 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等准则中有详细的规定,明确了投资收益的确认、计量和披露要求。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