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人闯红灯被车撞了会怎么判决?


在行人闯红灯被车撞的情况下,判决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依据相关交通法律法规来确定责任划分和赔偿事宜。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 行人闯红灯属于违反交通信号灯指示通行的违法行为,存在明显过错。一般来说,如果机动车一方正常行驶,没有超速、酒驾等违法行为,行人可能要承担主要责任甚至全部责任。比如行人突然闯红灯闯入机动车道,机动车驾驶员根本来不及做出反应,这种情况下行人承担主要责任的可能性较大。 然而,即使行人闯红灯存在过错,机动车一方也可能需要承担一定责任。这是因为法律规定了机动车在行驶过程中负有安全注意义务。即使行人违法,机动车驾驶员也应当尽到合理的避让和采取紧急措施的义务。例如,机动车驾驶员在发现行人闯红灯后,没有及时刹车或者采取避让措施,导致事故发生,那么机动车一方可能要承担部分责任。 如果双方对事故责任认定有争议,可以通过报警,由交警部门进行调查处理。交警会根据现场勘查、当事人陈述、证人证言等证据,依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等相关规定,出具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明确双方的责任比例。 在赔偿方面,先由机动车的交强险在责任限额范围内进行赔偿。超出交强险限额的部分,按照双方在事故中承担的责任比例分担。如果机动车购买了商业三者险,那么超出交强险的部分可以由商业三者险根据保险合同进行赔偿。如果仍然不足,就由机动车一方按照责任比例承担赔偿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