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地社保退休后是在异地领取养老金还是转回原籍领取?


在讨论异地社保退休后养老金领取地选择之前,先了解几个重要的法律概念。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它就像是你参加养老保险的“户口”,记录着你缴纳养老保险的相关信息。累计缴费年限则是你总共缴纳养老保险的时间,这个时间的长短会影响你是否能享受养老金待遇以及待遇的高低。 根据《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规定,对于异地社保退休后养老金的领取地是有明确规定的。如果参保人员在某地的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累计缴费年限满10年,那么退休后就可以在该地办理退休手续并领取养老金。举个例子,你在A城市工作并缴纳社保满了10年,到退休时,就具备了在A城市领取养老金的条件。 要是参保人员在多个地方都缴纳过社保,但没有一个地方的累计缴费年限满10年,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把社保关系转回户籍所在地,在户籍所在地办理退休并领取养老金。比如你在B、C、D三个城市都工作过,分别缴纳了5年、6年、3年社保,没有一个城市达到10年,那么就只能转回原籍。 另外,如果参保人员在户籍所在地参保,之后又在外地缴纳社保,在外地缴费不足10年,最后还是要将外地的社保关系转回户籍所在地,然后在户籍所在地领取养老金。这就好比你从老家出去打工,在外面没干够一定时间,最后还是得回老家办理退休养老的事儿。 所以,对于你来说,要先看看自己在异地的累计缴费年限是否满10年。如果满了,并且当地的养老金待遇水平较高、生活成本等各方面都合适,那么在异地领取养老金是个不错的选择。因为当地经济发展好,养老金的计发基数可能就高,你能领取到的养老金数额也可能相对较多。但如果异地的累计缴费年限不满10年,或者你更习惯老家的生活环境,希望回到原籍生活,那么把社保转回原籍领取养老金会更合适。这样在生活上会更便利,也能更好地享受当地的养老服务等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