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谋诈骗是否可以立案?
我朋友和我说他最近打算去诈骗别人,还跟我讲了他的计划。我有点担心他真的会去做,也想知道这种有预谋诈骗的情况,警方会不会立案处理呢?我想了解一下这方面的法律规定。
展开


预谋诈骗是否能立案,需要从多方面来分析。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诈骗和立案的概念。诈骗,通俗来讲,就是以欺骗的手段,让别人产生错误认识,然后自愿交出财物。而立案呢,是指司法机关对犯罪案件进行侦查、审判的前提程序。 在我国,关于诈骗罪的规定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该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这里提到的“数额较大”,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标准,一般在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 对于预谋诈骗的情况,如果仅仅是有诈骗的想法和计划,但还没有实施具体的诈骗行为,通常是不会立案的。因为在法律上,单纯的犯意表示并不构成犯罪。犯意表示就是一个人只是口头或者书面表达了自己想要犯罪的想法,但没有实际行动。 然而,如果预谋诈骗过程中,已经为实施诈骗行为做了一些准备工作,比如准备工具、踩点、联系目标等,这就可能构成犯罪预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二条,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这种情况下,如果达到了一定的严重程度,是有可能立案的。 所以,预谋诈骗能不能立案,关键要看是否有实际的准备行为以及该行为的严重程度。如果只是单纯的想法,不会立案;但如果有了犯罪预备行为且达到一定严重程度,就可能会立案。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