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预防性反收购措施有哪些?

我是一家公司的负责人,最近听闻市场上有一些收购的动向,担心自己的公司被恶意收购。想了解一下,在还没面临实际收购威胁时,有哪些预防性的反收购措施可以采用,这些措施在法律上是否可行,具体该怎么操作呢?
展开 view-more
  • #反收购措施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预防性反收购措施是公司为了防止被其他企业或个人收购,在收购行为发生之前所采取的一系列防御手段。下面为您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预防性反收购措施及其相关法律依据。 首先是分期分级董事会制度,也叫交错董事会制度。这意味着公司的董事会分成若干组,每年只有部分董事任期届满,进行改选。这样一来,收购方即使获得了公司多数股份,也无法在短期内完全控制董事会,从而增加了收购的难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赋予了公司通过章程自主规定董事会选举方式的权利,所以只要公司章程有相关规定,这种制度就是合法的。 其次是绝对多数条款。公司可以在章程中规定,公司的重大事项,如合并、收购等,必须经过绝对多数(通常是三分之二甚至更高比例)的股东同意才能通过。这使得收购方想要通过股东大会来实现对公司的控制变得更加困难。依据《公司法》,公司有权在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前提下,通过章程来设置这类条款。 再者是限制大股东表决权条款。公司可以通过章程规定,当股东的持股比例达到一定程度后,其表决权会受到限制。比如,规定股东持有超过一定比例的股份时,每一股的表决权会相应减少。这同样是基于《公司法》赋予公司自主规定表决权的权利。 还有员工持股计划。公司可以鼓励员工持有公司股份,这样当面临收购时,员工为了自身利益会倾向于支持公司管理层,从而增加收购方获得足够股份的难度。这种方式在法律上也是被允许的,只要符合相关的证券法规和劳动法规。 另外,毒丸计划也是一种常见的预防性反收购措施。当公司面临收购威胁时,公司可以向股东发行一种特殊的权利,当收购方的持股比例达到一定程度时,这些权利可以被行使,从而稀释收购方的股权。不过,毒丸计划的实施需要谨慎,要确保符合《公司法》《证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总之,公司在采取预防性反收购措施时,要充分考虑法律规定,确保措施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同时,不同的措施适用于不同的情况,公司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反收购策略。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