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窃罪取保后被收监的几率大吗?


盗窃罪取保后被收监的几率大小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不能一概而论。 首先,要明确取保候审只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它并不意味着最终不会被收监。取保候审是司法机关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保证其不逃避或妨碍侦查、起诉和审判,并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方法。它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而不是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最终定罪量刑。 从相关法律规定来看,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需要遵守一定的规定。例如,《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七条规定,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诸如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执行监视居住的处所、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等规定。如果违反这些规定,情节严重的,可能会被予以逮捕,进而增加被收监的可能性。 一般来说,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严格遵守相关规定,积极配合司法机关的调查,且盗窃犯罪情节较轻,比如盗窃金额较小、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等,那么被收监的几率相对较小。因为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规定,对于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或者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等情形,可以取保候审。这也就意味着,符合这些条件被取保的,最终很有可能判处缓刑、单处罚金等非实刑。 然而,如果盗窃犯罪情节严重,比如盗窃金额巨大、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等,即使被取保候审,在法院审理后认为应当判处有期徒刑等实刑的,那么就很可能会被收监执行刑罚。例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综上所述,盗窃罪取保后是否会被收监,关键在于犯罪情节的轻重以及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的表现,最终由法院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进行判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