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驾取保候审的程序是怎样的,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醉驾取保候审的程序和需要满足的条件,具体如下: **程序方面**: - **提出申请**:被拘留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还有聘请的辩护律师,都有权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提出取保候审的申请,并且必须以书面形式提交。比如,犯罪嫌疑人的家属可以写好申请书,递交给负责案件的公安机关。 - **审核审查**: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在收到申请书之后,需在七日内对申请进行全面审查。这期间,相关部门会核实各种情况,比如犯罪嫌疑人的社会危险性、案件的严重程度等。 - **作出决定**:如果批准了取保候审,办案机关将会报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检察院检察长或者人民法院院长批准,并签发《取保候审决定书》和《执行取保候审通知书》,还会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交纳保证金。 - **执行环节**:取保候审的执行机关为公安机关。公安机关在执行时,应当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宣读《取保候审决定书》,并令其签名或盖章,告知其在取保候审期间应当遵守的规定。 **条件方面**: - **刑罚较轻**:对于可能被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犯罪嫌疑人,可以考虑给予取保候审。醉驾一般对应的量刑在六个月以下拘役,符合这一条件。依据是《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第一款,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 **无社会危险性**:对于可能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通过取保候审不会引发社会危害的犯罪嫌疑人,同样可以实施取保候审。例如,犯罪嫌疑人平时表现良好,没有犯罪前科,醉驾后积极配合调查等情况,可认为其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这符合《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第二款规定。 - **特殊身体状况**:对于患有严重疾病或生活无法自理的醉酒驾驶者,也可能被纳入取保候审的考虑范围之内。比如犯罪嫌疑人患有严重的心脏病,需要长期治疗和照顾,这种情况下采取取保候审更有利于其治疗和案件的处理,这与《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第三款规定相符。 - **期限届满未办结**: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也可以申请取保候审。 总之,醉驾取保候审需要按照法定程序进行申请和审批,同时要满足相应的条件,以确保案件的顺利进行和社会的安全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