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喝酒的需要承担什么责任?


在探讨共同喝酒需承担的责任前,我们先明确一些基础概念。共同饮酒行为通常属于情谊行为,也就是大家聚在一起喝酒是基于友好、情谊而进行的活动,一般不产生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但在特定情形下,共同饮酒人可能因未尽到相应义务而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从法律规定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在共同饮酒的场景中,如果饮酒人之间存在过错行为,并导致其他饮酒人遭受损害,那么有过错的一方就需要承担侵权责任。 常见的需要共同喝酒人承担责任的情形有以下几种。首先是强迫性劝酒。比如用言语刺激对方喝酒,或者在对方已明确表示不能喝、不想喝的情况下,仍极力劝酒。这种行为明显违背了他人意愿,增加了他人过度饮酒的风险。一旦被劝酒人因过度饮酒发生人身损害,劝酒人就可能要承担责任。因为劝酒人主观上存在强迫他人饮酒的过错,且该过错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其次是明知对方不能喝酒仍劝其饮酒。有些人由于身体原因,如患有某些疾病,是不能饮酒的。如果共同饮酒人明知这一情况,还劝其喝酒,导致对方因饮酒引发身体不适或其他损害,劝酒人也需要担责。因为劝酒人没有尽到合理的注意义务,放任可能发生的损害结果。 再者是未将醉酒者安全护送。当饮酒人已经醉酒,失去或即将失去对自己行为的控制能力时,共同饮酒人有义务将其安全送回家或交给其成年家属、监护人。如果没有尽到这个义务,导致醉酒者在回家途中发生意外,如摔倒受伤、遭遇交通事故等,共同饮酒人就可能要承担相应责任。这是因为共同饮酒人在饮酒过程中对醉酒者的人身安全产生了一定的保障义务。 最后是酒后驾车未劝阻。如果知道饮酒者要驾车回家,却没有进行劝阻,饮酒者酒后驾车发生交通事故等损害,共同饮酒人也可能要承担一定责任。因为饮酒驾车是非常危险的行为,共同饮酒人有义务提醒和劝阻,以避免可能发生的危害结果。 总之,共同喝酒时大家都应该尽到合理的注意义务,避免因自己的过错给他人带来损害,否则可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