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更营业执照会有什么风险?


变更营业执照是企业运营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情况,虽然这是合法合规的操作,但也存在一定风险。 首先是行政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市场主体变更登记事项,应当自作出变更决议、决定或者法定变更事项发生之日起30日内向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如果未按照规定及时办理变更登记,由登记机关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也就是说,如果企业没有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营业执照变更,可能会面临登记机关的处罚。 其次是合同风险。变更营业执照上的一些重要信息,如法定代表人、经营范围等,可能会对之前签订的合同产生影响。比如,企业变更经营范围后,超出原经营范围签订的合同,可能会因为违反相关规定而导致合同效力存在瑕疵。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虽然现在司法实践中对于超越经营范围订立的合同效力认定相对宽松,但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再者是税务风险。营业执照变更可能涉及税务登记信息的变更。如果企业只变更了营业执照,而未及时到税务机关办理相应的税务变更登记,可能会影响企业的纳税申报和发票开具等税务事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纳税人税务登记内容发生变化的,应当自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或者其他机关办理变更登记之日起30日内,持有关证件向原税务登记机关申报办理变更税务登记。未按照规定的期限申报办理税务变更登记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二千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最后是信用风险。若企业在变更营业执照过程中提供虚假材料,一旦被发现,将会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严重影响企业的信用记录。企业信用受损后,在银行贷款、招投标、政府采购等方面都会受到限制,对企业的长远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