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任公司法定代表人主要有哪些风险?


担任公司法定代表人确实存在一定的风险,以下为您详细介绍: 首先是民事责任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十二条规定,法定代表人因执行职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法人承担民事责任。法人承担民事责任后,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章程的规定,可以向有过错的法定代表人追偿。也就是说,如果公司在经营活动中给他人造成了损害,法定代表人如果存在过错,公司在承担责任后可能会向法定代表人追偿。例如,公司在签订合同过程中,法定代表人因故意或重大过失导致合同违约,给对方造成损失,公司赔偿后,法定代表人可能要承担相应责任。 其次是行政责任风险。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相关法律,公司违法经营时,法定代表人可能会面临行政处罚。比如公司存在偷税漏税、虚假注册、非法经营等行为,行政机关可能会对法定代表人处以罚款、警告等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规定,纳税人偷税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再者是刑事责任风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某些罪名中,除了对单位进行处罚外,还会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法定代表人很可能被认定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像单位行贿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等,如果公司触犯这些罪名,法定代表人可能会面临刑事处罚。以单位行贿罪为例,单位为谋取不正当利益而行贿,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回扣、手续费,情节严重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另外,还可能存在信用风险。如果公司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法定代表人也会受到牵连。根据相关规定,法定代表人在乘坐飞机、高铁、高消费等方面会受到限制,这会对其个人的生活和工作产生很大影响。比如,法定代表人可能无法购买商务舱机票,无法入住星级酒店等。 综上所述,担任公司法定代表人面临着多方面的风险。在决定担任之前,一定要充分了解相关法律规定,评估风险,谨慎做出决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