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行为可诉性的范围是什么?

我遇到了一个和行政行为有关的事情,想知道到底什么样的行政行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我不太清楚行政行为可诉性的范围是怎么界定的,是所有行政行为都能告到法院吗?还是有特定的范围呢?希望了解一下具体情况。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行政行为的可诉性,简单来说,就是某些行政行为能够被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告到法院,通过司法途径来解决争议。下面我们来详细说说行政行为可诉性的范围。


首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十二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下列诉讼。一是对行政拘留、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罚款、警告等行政处罚不服的。行政处罚是行政机关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给予的制裁。比如,一家小餐馆被市场监管部门以卫生不达标为由罚款,这家餐馆如果认为处罚不合理,就可以向法院起诉。


二是对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不服的。行政强制措施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为制止违法行为、防止证据损毁、避免危害发生、控制危险扩大等情形,依法对公民的人身自由实施暂时性限制,或者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财物实施暂时性控制的行为。例如,公安机关对涉嫌违法的人员进行拘留,当事人如果觉得自己不应该被拘留,就可以提起行政诉讼。


三是申请行政许可,行政机关拒绝或者在法定期限内不予答复,或者对行政机关作出的有关行政许可的其他决定不服的。行政许可是指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比如,某人向工商部门申请营业执照,工商部门拒绝颁发或者超过规定时间不答复,这个人就有权向法院起诉。


四是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关于确认土地、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海域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决定不服的。这些自然资源的权属问题涉及到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重大利益,如果行政机关的决定不合理,当事人可以通过诉讼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五是对征收、征用决定及其补偿决定不服的。在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经常会涉及到土地征收和房屋征用的问题。如果被征收、征用人认为征收、征用决定不合理或者补偿不到位,就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六是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拒绝履行或者不予答复的。比如,有人遭遇了家庭暴力,向公安机关求助,公安机关却没有采取任何措施,这个人就可以起诉公安机关不作为。


七是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经营自主权或者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土地经营权的。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和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土地经营权是受到法律保护的,如果行政机关的行为侵犯了这些权利,当事人可以通过诉讼来解决。


八是认为行政机关滥用行政权力排除或者限制竞争的。在市场经济中,公平竞争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行政机关的行为破坏了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企业可以向法院起诉。


九是认为行政机关违法集资、摊派费用或者违法要求履行其他义务的。行政机关的收费和要求履行义务必须有法律依据,如果没有依据就向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收取费用或者要求履行义务,当事人可以提起诉讼。


十是认为行政机关没有依法支付抚恤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或者社会保险待遇的。抚恤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和社会保险待遇是保障公民基本生活的重要措施,如果行政机关没有依法支付,公民可以通过诉讼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十一是认为行政机关不依法履行、未按照约定履行或者违法变更、解除政府特许经营协议、土地房屋征收补偿协议等协议的。随着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等模式的发展,行政协议越来越多。如果行政机关在履行协议过程中存在违约行为,相对人可以向法院起诉。


十二是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他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除了上述列举的情况外,如果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行为侵犯了他们的其他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也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行政行为都具有可诉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十三条规定,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下列事项提起的诉讼。一是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国家行为是国家主权的体现,通常涉及到国家的整体利益和安全,一般不具有可诉性。二是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这些抽象行政行为针对的是不特定的对象,通常通过其他途径进行监督和审查,而不是通过行政诉讼。三是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这些内部行政行为主要是行政机关对其内部人员的管理行为,一般不影响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外部权益,通常通过行政内部的申诉等途径解决。四是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行政行为。有些法律规定某些行政行为是终局裁决,当事人不能向法院提起诉讼。


总之,行政行为可诉性的范围是有明确法律规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遇到行政行为相关问题时,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是否可以通过行政诉讼来解决争议。如果不确定,也可以咨询专业的律师,以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最新问题

原告胜诉法院对被告强制执行后,被告还能上诉吗?

我朋友作为被告,之前的官司输了,现在法院已经开始强制执行了。但他觉得判决有问题,想知道这种情况下还能不能上诉,具体的法律规定是怎样的。

公司试用期考核不合格被辞退,是否有赔偿?

我在公司试用期结束时,考核结果是不合格,然后就被公司辞退了。我心里挺郁闷的,想知道这种情况下,公司要不要给我赔偿呢?具体的法律规定又是怎样的呢?

欠了银行108万现在还不起,会有哪些严重后果?

我目前欠银行108万,实在没有能力偿还了,心里很担心会有不好的后果。想具体了解下除了被催收外,还会面临哪些严重后果,会不会坐牢之类的。

私家车撞人会怎么判刑?

自己开车的时候不小心撞了人,现在特别担心害怕,不知道这种情况到底会怎么被判刑。想具体了解一下在不同情节下,比如撞人重伤、死亡,还有撞人后逃逸了等,分别会面临怎样的法律惩处。

出了医疗事故该如何赔偿?

我遇到了医疗事故,现在不知道该怎么去争取赔偿。不清楚赔偿的流程是怎样的,赔偿的标准又是什么,也不知道需要准备哪些材料。希望了解一下出了医疗事故后具体该怎么获得应有的赔偿。

开赌场达到什么标准会定罪量刑?

我对开赌场定罪量刑的标准不太清楚。我有个想法但又怕违法,想知道到底开赌场到什么程度,比如说赌资多少、参赌人数多少,才会被法律定罪量刑。我希望了解这些标准,避免自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触犯法律。

在昆明怎么举报渣土车盗窃行为?

我在昆明生活,最近发现有渣土车存在盗窃的情况,心里特别气愤,但又不知道该通过什么途径去举报这种违法行为。我担心如果不及时举报,他们会继续作恶。所以想问问在昆明要怎么去举报渣土车盗窃呢?

学校办企业有哪些规定?

我所在的学校打算办一家企业,但是不太清楚在法律上有哪些相关规定。比如学校的性质对办企业有没有限制,企业的经营范围、注册流程等方面有什么特殊要求,想了解一下具体的法律规定内容。

过户无效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我之前把名下一套房子过户给了别人,后来发现这个过户存在问题,应该是无效的。但现在距离过户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了,我想知道我还能不能通过法律途径来确认这个过户无效,过户无效的诉讼时效是怎么规定的呢?

挂靠公司交医社保是否违法?

我想通过挂靠公司来缴纳医社保,这样做能让我享受和职工一样的社保待遇。但我不太确定这种做法合不合法,会不会给自己带来什么麻烦。所以想问问,挂靠公司交医社保到底违不违法呢?

企业养老保险最低档需要交多少钱?

我在一家企业上班,想了解下企业给员工交养老保险时,最低档的缴费金额是多少。我不太清楚这里面的计算方式和标准,担心自己的权益受到影响,希望能有人给我详细说说。

限制竞争行为有哪些?

我在做生意的时候感觉有些同行的做法好像限制了市场竞争,但又不太确定。想了解下在法律上,到底哪些行为算是限制竞争行为呢?我想心里有个底,避免自己不小心违规,也能在遇到不公平竞争时维护自己权益。

生小孩报销需要什么资料?

我准备生小孩了,听说生小孩的费用可以报销,但是不太清楚具体要准备什么资料。我是在本地的医院产检和生产,参加的是职工医保,想问下这种情况下生小孩报销都需要准备哪些东西呢?

耳膜穿孔当时和解了还能重新翻案吗

之前我和人发生冲突导致耳膜穿孔,当时和对方和解了,对方也给了一定赔偿。但现在我的耳朵还是不舒服,后续可能还需要治疗,费用也不少。我就想问问,这种已经和解的情况,还能不能重新翻案,再找对方要求赔偿呢?

驾驶证退费应该找哪个部门?

我之前报名考驾照,交了学费后因为一些个人原因没办法继续考了,想把费用退了。但我不知道该找哪个部门来处理退费的事情,是驾校本身,还是相关的交通管理部门呢?希望能得到解答。

公司不服劳动仲裁结果是否可以起诉?

我所在的公司和员工发生了劳动纠纷,经过劳动仲裁后,仲裁结果对公司不利。公司管理层对这个结果不太满意,想了解下公司在这种情况下是否可以向法院起诉呢?

股东未实际出资但已登记为股东,是否享有股东权利?

我被登记为公司股东,但我实际上没出过资。现在公司有盈利分红,我不确定自己有没有资格参与。我想了解在法律上,像我这种未实际出资却已登记为股东的情况,到底能不能享有股东权利,比如分红权、表决权这些。

驾驶证可以代领吗?

我之前考了驾照,现在因为有事没办法亲自去领驾驶证,想问问能不能让别人帮我代领啊?不知道法律上允不允许,有没有相关的规定呢?

婚前买的房子婚后是否算共同财产?

我婚前自己买了套房子,现在结婚了,有点担心这套房子会不会因为结婚就变成夫妻共同财产了。毕竟这是我婚前自己辛苦买的,想知道从法律上来说,它在婚后到底算不算共同财产,心里好有个底。

效力待定合同追认是否有时间限制?

我之前签了个合同,后来才知道这可能是效力待定合同。我想让对方追认,但又怕过了时间就不行了。我就想问问,效力待定合同追认有没有时间限制啊?要是有的话,这个时间是怎么规定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