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用诈骗来的钱找我买东西,钱要还吗?
有人拿疑似诈骗来的钱在我这买了东西,我现在心里很忐忑,不知道这钱到底要不要还。也不清楚这里面涉及哪些法律问题,就想问问像我这种情况,从法律角度来说,需不需要把钱还出去呀?
展开


在这种情况下,钱是否要还需要分情况来看。首先要明确,诈骗是一种刑事犯罪行为,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对诈骗罪有明确规定。 如果您并不知情这笔钱是诈骗所得,属于善意取得,一般情况下不需要归还。比如对方正常来买东西,您完全不知道钱的来源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通常不需要您退还钱款。因为在法律上,为了保护正常的交易秩序和善意第三人的权益,对于善意取得有一定的保护规定。 但如果您明知这笔钱是诈骗所得还接受交易,那就属于恶意取得了。这种情况下,按照法律规定,应当追缴这笔钱。因为这种行为可能会对诈骗案件的受害者造成进一步的损害,破坏了法律的公平和正常的财产秩序。 另外,如果司法机关介入调查,要求您配合处理,比如扣押、冻结相关财物等,您有义务按照要求执行。如果最终确定这笔钱确实是诈骗所得,而您又不符合善意取得的条件,那么就可能需要归还这笔钱。即便对方构成诈骗罪被追究刑事责任,也不影响民事上要求您返还不当取得的财物。并且,罪犯即便被判刑,也依然需要承担返还诈骗所得的民事责任,受害者可以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要求赔偿。 相关概念: 善意取得:是指无权处分人将其受托占有的他人的财物转让给第三人的,如受让人在取得该财物时系出于善意,则受让人取得该物的所有权,原权利人丧失所有权。 恶意取得:与善意取得相对,指当事人在取得财物时明知该财物的来源存在违法或不当情形仍予以接受。 附带民事诉讼:是指司法机关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在解决被告人刑事责任的同时,附带解决因被告人的犯罪行为所造成的物质损失的赔偿问题而进行的诉讼活动。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