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金融诈骗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股票金融诈骗罪并不是一个具体的罪名,在我国《刑法》中,与股票相关的金融诈骗犯罪,比较典型的是欺诈发行证券罪等。下面为你详细解释相关立案标准及法律依据。欺诈发行证券罪,是指在招股说明书、认股书、公司、企业债券募集办法等发行文件中隐瞒重要事实或者编造重大虚假内容,发行股票或者公司、企业债券、存托凭证或者国务院依法认定的其他证券的犯罪行为。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的规定,在招股说明书、认股书、公司、企业债券募集办法等发行文件中隐瞒重要事实或者编造重大虚假内容,发行股票或者公司、企业债券、存托凭证或者国务院依法认定的其他证券,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一是非法募集资金金额在一千万元以上的。这意味着,如果通过欺诈手段发行股票等证券,非法募集到的资金达到一千万元,就满足了立案的一个标准。二是虚增或者虚减资产达到当期披露的资产总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也就是说,如果在发行文件中对资产进行虚假的增加或减少,且达到当期披露资产总额的百分之三十以上,就可能会被立案。三是虚增或者虚减营业收入达到当期披露的营业收入总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即对营业收入进行虚假的调整,达到当期披露营业收入总额的百分之三十以上,也符合立案条件。四是虚增或者虚减利润达到当期披露的利润总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如果对利润进行虚假的增加或减少,达到当期披露利润总额的百分之三十以上,同样会被立案追诉。五是隐瞒或者编造的重大诉讼、仲裁、担保、关联交易或者其他重大事项所涉及的数额或者连续十二个月的累计数额达到最近一期披露的净资产百分之五十以上的。若隐瞒或编造一些重大事项,涉及的数额达到最近一期披露净资产的百分之五十以上,也是立案的情形之一。六是造成投资者直接经济损失数额累计在一百万元以上的。只要因为欺诈发行证券的行为,给投资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累计达到一百万元,就会被立案。七是为欺诈发行证券而伪造、变造国家机关公文、有效证明文件或者相关凭证、单据的。伪造、变造国家机关公文等行为是严重的违法行为,一旦出现这种情况,也会被立案。八是为欺诈发行证券向负有金融监督管理职责的单位或者人员行贿的。行贿是不正当的行为,若为了欺诈发行证券而进行行贿,同样要被立案。九是募集的资金全部或者主要用于违法犯罪活动的。如果募集到的资金大多用于违法犯罪活动,那么这种欺诈发行证券的行为必然会被立案处理。总之,当出现上述情形之一时,就会以欺诈发行证券罪进行立案追诉,违法者将面临法律的制裁。 另外,根据《刑法》第一百六十条规定,犯欺诈发行证券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后果特别严重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