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税人对应的发票额度是怎样规定的?
我是一名纳税人,不太清楚自己对应的发票额度是多少,也不知道这个额度是怎么确定的。平时开发票的时候心里没底,害怕开多或者开少了不符合规定。想了解一下纳税人对应发票额度的相关规定,比如额度标准、调整方式这些方面。
展开


纳税人对应的发票额度,指的是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的经营情况等因素,为其核定的在一定时期内可以开具发票的金额上限。发票额度主要分为增值税专用发票和增值税普通发票额度。 对于发票额度的核定,依据《增值税专用发票使用规定》第五条,专用发票实行最高开票限额管理。最高开票限额,是指单份专用发票开具的销售额合计数不得达到的上限额度。最高开票限额由一般纳税人申请,税务机关依法审批。税务机关审批最高开票限额应进行实地核查。一般来说,税务机关会综合考虑纳税人的经营规模、经营效益、行业特点、开具发票需求等多种因素来确定发票额度。比如,对于新办的小型企业,可能初始核定的发票额度会相对较低;而对于经营规模较大、销售额稳定且较高的企业,核定的发票额度会相应提高。 如果纳税人因业务发展等原因,当前的发票额度不能满足经营需要,可以申请调整发票额度。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做好纳税人增值税发票领用等工作的通知》,纳税人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发票使用有调整需求的,可向主管税务机关提出申请,主管税务机关应根据纳税人税收风险程度、纳税信用级别和实际经营情况,合理确定发票领用数量和最高开票限额,及时为纳税人办理发票领用手续。纳税人申请调整发票额度时,通常需要向税务机关提供相关的证明材料,如合同、销售计划等,以证明其业务增长的合理性。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