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窃取保候审量刑是什么意思,会怎么判刑?
首先,来解释一下“盗窃取保候审量刑”中涉及的概念。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它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对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随传随到,对其不予羁押或暂时解除其羁押的一种强制措施。简单来说,就是犯罪嫌疑人不用一直待在看守所里,可以在外面等候审判,但要遵守一定的规定。
而量刑则是指人民法院根据刑事法律,在认定犯罪的基础上,确定对犯罪人是否判处刑罚,判处何种刑罚以及判处多重刑罚,并决定所判刑罚是否立即执行的刑事司法活动。也就是说,量刑是最终确定犯罪人受到什么样的刑事处罚。
关于盗窃罪的判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对于“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的标准,根据相关司法解释,一般来说,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 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不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并考虑社会治安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
在司法实践中,最终的量刑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比如盗窃的金额、盗窃的手段、是否有自首、立功等情节、是否退赃退赔、是否取得被害人谅解等。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取保候审,这通常意味着其社会危险性相对较小,但这并不影响最终的定罪和量刑。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