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盗行为属于刑事还是民事?
我前几天发现家里进小偷了,丢了一些财物。我不太清楚这种偷盗情况在法律上是属于刑事范畴还是民事范畴,我想知道这两者有什么区别,不同情况会怎么处理,我该怎么维护自己的权益呢?
展开


要判断偷盗行为属于刑事还是民事,需要依据具体情形来确定。 从法律概念来说,民事行为通常是平等主体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引发的纠纷。在偷盗的情境中,如果涉及的财物价值较低、情节相对轻微,可能就属于民事范畴。比如甲在商场不小心顺走了价值几十元的小饰品,事后被商场发现要求返还财物。这主要是基于民法中对财产所有权的保护,要求侵权人返还不当得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八十五条规定,得利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取得的利益。 而刑事犯罪是指违反刑法,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当偷盗行为达到一定的严重程度,就会构成刑事犯罪。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般来说,各地区会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确定“数额较大”的具体标准,常见的是盗窃财物价值达到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比如乙入室盗窃他人财物价值数万元,这种情况就属于刑事犯罪,会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所以,偷盗行为可能是民事行为,也可能构成刑事犯罪,关键在于其情节和涉及的财物价值等因素。当遇到偷盗情况时,应及时报警,由警方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查和判断。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