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诉裁定的生效时间是怎样规定的?
我之前起诉了一个案子,现在想撤诉,法院也出了撤诉裁定。但我不太清楚这个撤诉裁定什么时候才算正式生效,生效时间的规定对我后续一些事情的处理挺重要的,所以想了解下法律上对于撤诉裁定生效时间是怎么规定的。
展开


撤诉裁定的生效时间在法律上有明确的规定,下面为你详细解释。 首先,要明白撤诉裁定的含义。撤诉裁定是法院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对其撤回起诉的行为进行审查后作出的决定。当法院认为撤诉申请符合法律规定时,就会作出准予撤诉的裁定。 在我国民事诉讼中,对于撤诉裁定生效时间的规定与送达方式和程序有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送达诉讼文书,应当直接送交受送达人。受送达人是公民的,本人不在交他的同住成年家属签收;受送达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应当由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其他组织的主要负责人或者该法人、组织负责收件的人签收;受送达人有诉讼代理人的,可以送交其代理人签收;受送达人已向人民法院指定代收人的,送交代收人签收。 当撤诉裁定送达当事人时,一般就意味着该裁定开始生效。也就是说,一旦法院将撤诉裁定通过合法的送达方式送到了当事人手中,或者按照法律规定视为送达了当事人,这个撤诉裁定就具有了法律效力。比如,采用直接送达方式,受送达人当场签收裁定的,签收时间就是裁定生效时间;如果是留置送达,在送达人邀请有关基层组织或者所在单位的代表到场,说明情况,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拒收事由和日期,由送达人、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把诉讼文书留在受送达人的住所时,视为送达,此时裁定生效;邮寄送达的,以回执上注明的收件日期为送达日期,即生效时间。 撤诉裁定生效后,会产生一系列的法律后果。从程序上来说,诉讼程序就此终结,当事人不能再以同一诉讼请求再次起诉(在某些特殊情况下除外,比如因证据不足撤诉后又收集到新证据等)。从实体权利角度看,当事人的实体权利依然存在,只是通过诉讼程序解决纠纷的途径暂时停止了。总之,准确了解撤诉裁定的生效时间,对于当事人维护自身权益和正确处理后续事务具有重要意义。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