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交通事故致人死亡,双方达成谅解时赔偿金额一般是多少?

我家亲戚最近遭遇了交通事故不幸离世,肇事方想通过赔偿获得我们的谅解,我们也希望能合理解决此事,但不清楚这种情况下一般能拿到多少赔偿。想知道具体赔偿金额受哪些因素影响,有没有相关标准。
展开 view-more
  • #交通事故
  • #致人死亡
  • #赔偿金额
  • #刑事处罚
  • #双方谅解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交通事故致人死亡且双方达成谅解的情况下,赔偿金额并没有法律规定的固定标准,而是要根据多种因素综合判断,具体如下: **相关因素分析**: - **肇事方赔偿能力**:肇事方经济状况好、赔偿能力强,可能支付较高赔偿金额以求得谅解。比如,经济实力雄厚的企业或高收入个人,在面临此类事故时,可能会支付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元的赔偿。相反,若肇事方经济条件差,赔偿金额可能相对较低。 - **受害者家属情况**:受害者家属承受的悲痛程度、家庭经济依赖程度等会影响赔偿金额。若受害者是家庭主要经济支柱,家属失去经济来源,可能期望获得更高赔偿;若家属悲痛程度深,也可能要求更多赔偿作为心理慰藉。 - **当地经济水平**:经济发达地区的赔偿金额通常相对较高,经济欠发达地区则相对较低。例如,一线城市的赔偿金额可能会比三四线城市高出很多。 **赔偿范围及计算方式**: 一般来说,赔偿范围涵盖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以及死亡赔偿金等。 - **丧葬费**:按照当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以六个月的总额来进行计算。例如,当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为5000元,那么丧葬费就是5000×6 = 30000元。 - **死亡赔偿金**:依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标准,按照二十年的期限来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 **被扶养人生活费**:根据扶养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标准计算。被扶养人为未成年人的,计算至十八周岁;被扶养人无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计算二十年。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法律依据及从轻处罚情况**: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八条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和解(需满足一定条件)。第二百九十条规定,对于达成和解协议的案件,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可以依法从宽处理。若肇事方积极赔偿并获得死者家属谅解,在量刑阶段有可能从轻处罚。例如,积极赔偿且获得谅解的,基准刑可能降低至40%以下;若积极赔偿但未获谅解,可减少30%以下基准刑罚;若未赔偿但获谅解,可减少20%以下基准刑罚(涉及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犯罪的处理更严格)。 总之,最终的赔偿金额需要肇事方与死者家属通过双方协商来确定,以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结果。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