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私了简易协议有法律效力吗?交通事故致人死亡驾驶证怎么处理?


首先来说说交通事故私了简易协议的法律效力问题。 一般情况下,只要是双方在自愿、合法的基础上签订的交通事故私了简易协议,那就是具有法律效力的。这里说的自愿,就是双方都是自己真实愿意达成这个协议,没有受到强迫;合法就是协议内容不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打个比方,双方在事故后,心平气和地坐下来,就赔偿等事项商量好了,写了个协议,这通常就是有效的。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二十一条规定,当事人自行协商达成协议的,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自行协商协议书,并共同签名。这其实从法律规定角度,认可了这种双方自行协商达成协议的方式。 不过,如果这个赔偿协议存在重大误解、显失公平,或者是一方用欺诈、胁迫的手段,又或者是乘人之危,让对方违背真实意思签订的,那么这个赔偿协议就可能是可撤销的合同或者属于无效合同,也就不具有法律效力了。比如,一方故意隐瞒车辆实际损坏情况,骗对方签了不合理的赔偿协议,那受损方就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关变更或撤销这个协议。 接下来讲讲交通事故致人死亡驾驶证怎么处理。 如果发生交通事故致人死亡,并且驾驶人承担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那就构成了交通肇事罪。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这种情况下,驾驶人的驾驶证会被吊销。 要是驾驶人负事故同等责任,死亡三人以上的,同样构成交通肇事罪,驾驶证也会被吊销。 要是驾驶人负事故次要责任或者无责任,那就不构成犯罪,但可能会根据事故情况,面临交通违法行为的处罚,比如扣分、罚款等,驾驶证不一定会被吊销。 相关概念: 重大误解:是指行为人因对行为的性质、对方当事人、标的物的品种、质量、规格和数量等的错误认识,使行为的后果与自己的意思相悖,并造成较大损失的行为。 显失公平:是指一方当事人利用自己的优势或者利用对方没有经验,致使双方的权利与义务明显违反公平、等价有偿原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