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假离婚有哪几种类型?

我听说现在有人会假离婚,为了一些利益去办离婚手续,但又不知道假离婚都有哪些类型。我自己最近也在考虑一些涉及婚姻和利益的事情,想了解清楚假离婚到底有几种情况,这样心里能有个底,避免自己不小心陷入不好的局面。
展开 view-more
  • #假离婚类型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假离婚是指夫妻双方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如获取购房资格、逃避债务等,而假意办理离婚手续,实际上仍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行为。虽然在法律层面并没有“假离婚”的明确概念,只要办理了合法的离婚登记手续,婚姻关系即解除,并不存在真假之分,但从实践情况来看,假离婚主要有以下几种常见类型: 政策性假离婚:这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类型。很多城市出台了房地产限购政策,一些家庭为了规避这些政策、获取购房资格或者享受更低的首付比例、贷款利率等优惠,选择通过离婚的方式来实现。例如,在一些城市,夫妻双方名下已有房产,再购房时会受到限购限制或者需要支付更高的首付。为了能够再购买一套房产,夫妻双方可能会选择办理离婚手续,将房产集中在一方名下,另一方则以单身身份购房。 债务规避型假离婚:当夫妻一方或双方对外负有债务时,为了逃避债务,可能会选择通过离婚的方式,将夫妻共同财产转移到一方名下,而让另一方承担债务。这样,债权人在追讨债务时,可能无法执行到全部的夫妻共同财产,从而达到逃避债务的目的。比如,夫妻双方经营一家企业,因经营不善欠下大量债务,为了避免企业债务牵连到家庭财产,夫妻双方办理离婚手续,并将大部分财产分割给没有债务的一方。 子女教育型假离婚:部分地区的教育政策与户籍、房产等因素挂钩。一些夫妻为了让子女能够就读更好的学校,会选择通过离婚的方式,将子女的户口迁移到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一方名下。例如,某城市规定,孩子入学需要在学区内有房产且户口在该房产下。夫妻双方为了让孩子能够进入某所优质学校,办理离婚手续,并将孩子的户口和房产都归到有学区房的一方名下。 获取拆迁补偿型假离婚:在一些拆迁项目中,拆迁补偿的标准与家庭人口数量、户数等因素有关。为了获得更多的拆迁补偿款或安置面积,一些夫妻会选择办理离婚手续,将一个家庭拆分成两个或多个家庭,从而增加拆迁补偿的份额。例如,某地区的拆迁政策规定,每户可以获得一定面积的安置房和相应的货币补偿。为了获得更多的安置房面积和货币补偿,夫妻双方办理离婚手续,以两户的身份参与拆迁补偿。 需要强调的是,假离婚虽然可能在短期内实现一些目的,但也存在诸多风险。一旦办理了离婚登记手续,婚姻关系即合法解除,双方的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问题都将受到法律的约束。如果一方在假离婚后反悔,另一方可能会面临财产损失、子女抚养纠纷等问题,且法律通常不会对“假离婚”的约定进行特殊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六条规定,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离婚协议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这意味着,一旦签订了离婚协议并办理了离婚登记,协议内容即具有法律效力,双方都应当遵守。因此,在考虑通过假离婚来达到某种目的时,一定要谨慎权衡利弊,避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法律风险和损失。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