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政策可以分为哪几类?


关税政策是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内为运用关税达到其特定的经济、政治目的而采取的行为准则,是国家经济政策、政治政策及社会政策在对外贸易活动中的具体体现。从不同的角度,关税政策可以有多种分类方式。 从关税保护程度和有效性分类,关税政策可以分为非保护关税政策和保护关税政策。非保护关税政策,也叫自由关税政策,它主要是为了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对进出口商品不加过多限制,税率相对较低且较为平均。这种政策下,商品能较为自由地在国际市场流通,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比如,一些国家对本国不生产且需求较大的生活必需品实行较低的关税,以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我国在某些时期对部分资源类产品的进口也采用了较低的关税税率,以保障国内经济建设的需要。相关法律依据可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它们对关税的征收原则和税率设定等方面做了规定,为非保护关税政策的实施提供了法律框架。 保护关税政策则是通过设置较高的关税来保护本国产业免受外国商品的竞争。其目的是扶持和促进本国产业的发展,特别是那些新兴的、幼稚的产业。例如,对国内刚刚起步的高科技产业,通过征收较高的进口关税,减少国外同类产品的竞争压力,使国内产业有成长和发展的空间。在我国,对于一些需要重点保护和发展的产业,会根据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合理调整关税税率。《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中规定了国家可以采取适当措施保护国内产业,关税保护就是其中的重要手段之一。 从关税的征收方式分类,可分为单一关税政策和复式关税政策。单一关税政策是指一个国家对所有进口商品只规定一种税率,不论其来自哪个国家或地区,都按同一税率征收关税。这种政策简单明了,便于管理,但缺乏灵活性,不能根据不同的贸易对象和商品情况进行调整。而复式关税政策则是对同一进口商品规定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税率,根据不同的情况适用不同的税率。比如,对与本国签订友好贸易协定的国家,采用较低的优惠税率;对未签订协定的国家,则采用较高的普通税率。我国目前实行的就是复式关税政策,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中有明确规定,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更好地体现国家的贸易政策,促进国际贸易关系的发展。





